今年,水井莲藕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筹建藕粉加工厂正式投产,试图拉长产业链,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莲藕深加工体系,促使莲藕产业转型升级,让“灰姑娘”重新穿上水晶鞋。
藕塘遍地的水井村,正是莲藕大量上市的季节,记者来到莲藕塘旁的时候,很多莲藕地里面空无一人,原来受到周边莲藕大量上市的影响,市场上莲藕的价格始终低迷,这一状况让很多藕农都处于观望状态不愿售卖,好在当地二产公司正在请种藕大户伍海兴请人采藕。
水井莲花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开明说:“水井村从2014年就开始种植莲藕,逐年扩大现在总面积1000余亩,由于种植莲藕,有时候鲜藕滞销,那么我们就要现行的二产和三产的转型,二产主要是做莲藕加工和荷叶茶生产、藕粉。”
伍海兴作为当地的种植大户,由于今年鲜藕价格低迷,早在十月就可以采收的莲藕一直没有开采,通过现在村公司将莲藕进行深加工制作以后,将自家的莲藕销售给村公司,通过制作藕粉提高了销售价格,每亩产值提高近两倍。
化处镇水井村种植户伍海兴说:“可以提高价值两倍,以前卖藕的话只是一亩三千斤10000块钱左右,现在做成藕粉可能在18000元,收入每亩提高8000元。”
水井莲藕冬天淀粉含量高,特别适合制作藕粉,虽说在董开明这里从入冬到春节这段时间每天要制作两千斤的鲜藕深加工藕粉,但是他每天都坚持提高藕粉制作工艺,将当天采摘的莲藕通过清洗机洗干净后,通过莲藕加工设备绞碎、过滤、沉淀等近20个工艺过程,经过两天的沉淀过程以后烘干成我们的新鲜藕粉。
董开明告诉记者,“我们从2020年就开始得到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建设了一个莲藕加工厂,现在我们已经生产一万多斤藕粉,我们计划今年在年底完成三万斤藕粉的生产任务,藕粉的生产比例是十比一,十斤藕打一斤藕粉。”
现如今,水井藕粉在市场上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也给当地种植藕农吃下了定心丸,由于入冬以后是藕粉销售旺季,已经有不少客商前来订购。
董开明说:“我们的销量现在主要是销售给航空工业这块,主要是成飞预订了两万斤,还有北京方向,我们销量地方老人孩子他们都来买一部分,主要是采取多渠道销售,还销往贵阳市场。”
水井莲藕本是水井人能拿出手的农特产品之一,在鲜藕价格大幅走低的情况下,董开明、伍海兴等人选择了深加工的方式,增强藕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让这个传统的乡村产业得到有序发展。
董开明还说,“我们下一步为了提高产量和产值,就要把沉淀这块做成全机械化操作,提高产值,提高质量,包装设计上还有待加强,正在探索二十克一包的小包装和大礼盒带包装,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产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